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说命(中)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四
说进于王曰:「呜呼!
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
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乂。
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
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
王惟戒兹,允兹克明,乃罔不休。
惟治乱在庶官,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
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无启宠纳侮,无耻过作非。
惟厥攸居,政事惟醇。
黩于祭祀,时谓弗钦。
礼烦则乱,事神则难」。
王曰:「旨哉!
说乃言惟服,乃不良于言,予罔闻于行」。
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王忱不艰,允协于先王成德」。
臣某曰:天之聪明,广大含容,故人君当法则之。
夫号令不慎则贻羞辱,甲兵不慎则召寇雠,衣裳当择人而后赐,干戈必省己而后动。
君能信此,则无不休美。
夫官及私爱则士不劝,爵及恶德则民不安。
虑事不可以不善,举动不可以不时。
矜能眩智者,自满之道;
事事有备者,消患之本。
宠小人者,欺罔之言日进,非纳侮而何?
志欲革俗,而嗜好不免同俗,非耻过作非而何?
傅说陈此言,高宗信服行之,犹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可见贤臣戒君之深切也。
行此数事,而中兴商祚,可见王道之简易也。
时人为王君公 汉 · 无名氏
 押东韵
《后汉书》曰:平原王君公。遭乱。侩牛自隐。时人为之语曰:
避世墙东王君公(○《后汉书》逢萌传。《诗纪》九作王君公。)
池阳月试策问(一六) 南宋 · 周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三、《山房集》卷六
问:前既次辑《诗》之疑义与朋友论之矣,今将由《诗》暨《书》,以次蒐讲,几若谈经而置子史者,姑舍是尚论古之人可乎?
管仲齐尊周,三十年间中国无与加其盛,夷裔莫敢抗其力,周之社稷藉以弗坠,功名懋矣。
孔子褒其仁,而孟子卑其烈,荀卿以为学者所羞道,何耶?
孔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人。
孔子小之者,谓其不能勉桓公于王道也」。
夷考桓公,亦将有可勉者乎?
扬子云又以管仲小器,谓不能自治。
孔子之所指论,果孰从乎?
每爱左氏褒许夷吾最有奇笔,仲父功名磊落,左氏笔墨为多。
然曹子劫盟,威公还地,其视伐原,非小信也。
史迁以为出于管仲,而丘明略之,何耶?
宰孔致胙,威公亟拜,其视请隧,非小善也。
公羊子以为出于管仲,而丘明略之,何耶?
岂其事之未必然耶?
何其于盟,宁母受下卿,皆极力彰写,兹事体大,反遗落而不录耶?
《春秋》书灭谭、灭遂、灭项数国耳,荀卿以为灭国三十五,考之经安在?
荀卿曷所据而云尔耶?
仲之书八十六篇,班固列之道家流,而隋、唐史皆附见于法家,书出一手而附见两家,可乎?
然读其书,虚无老聃之论也,有之;
封禅七十二君,秦、汉以来方士纬书之诬言也,有之;
计口鬻盐,桑、孔牢盆之所不屑也,有之。
不知世所传《管子》果其书耶?
抑亦有真耶?
其篇目又何其相戾耶?
夫由前所论,则圣贤之评品者异;
由后所论,则记载之所录者殊。
予甚惑焉。
孟子时云不可为瞭然矣,然其讥鄙公孙丑之问,信然以为齐王犹反手也。
及降自春秋以讫秦汉,后王君公之尊尚,学士大夫之夸许,或称管、晏,或曰管、乐,真有梦寐其霸轨而不可寻者。
或乃以王佐而并称伊、管,萧、曹之功不足进焉。
厥后孔明经营汉业于关陇,王导图续晋统于江表,王猛纂兴秦祚于关中,策书所载非所谓杰然者欤?
周顗、崔伯深辈直谓茂弘、景略江左、苻坚之管仲尔。
亮引比,时人或未之许也,而所立已如此。
是上下二千年间,世盖未有能及者,不知孟、荀之论果以其狭不足慕欤?
抑为时而起此论而别有意欤?
岂其事信有传记弗能尽,而读其书又未能深考欤?
今学者孟、荀而黜管、晏,其议论杰出乎事之表矣。
虽然,徒知其事,上未达其所谓王,下不识其所由霸,何益欤?
愿考次其事而论定其人。
圣贤高士传 其五十 逢萌徐房李云、王尊 曹魏 · 嵇康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二
逢萌、徐、李、王尊,同时相友,世号之「四子(《御览》五百九)」。
王尊字君公,明《易》为郎,数言事不用,乃自污与官婢通,免归。
诈狂侩牛,口无二价(《后汉·逢萌传》注,案:王君公平原人。)
西溪归访王既咸 清 · 厉鹗
 押先韵 出处:樊榭山房集卷第一
墙东君公清且贤,留客缆我西溪船。
霍山前看残雪,溜水桥下添新泉
梅开香破缸面酒,日出暖射床头毡
春浓更当挈伴过,菜花绣遍村村田。
寄赠卢宜兴希文名僧孺祖淇河南参政父景盘阳总管叔翰林待制 元末明初 · 王逢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梧溪集卷五
昆仑秀磅礴,厥产皆玉璧。
孔林植材干,后彫贵松柏。
卢侯澶渊英,气节金矿敌。
累迁义兴守,百里涵春泽。
邹鲁声教被,荆楚风俗易。
中更国务殷,募壮亲破贼(谓壬辰冬
蛟潭日澄碧,□□带桑麦。
后来二漂沸,具区先荡激。
寸地衔犬牙,四顾心独赤。
夙驾放衙参,露香对紫极。
萧条土著户,效死仍戮力。
复睹司𨽻章,遂谢廷尉客。
野马飞空厩,水鹤巢荒宅。
邂逅伤乱离,慷慨数向昔。
妙年直中书,天威违只尺。
花明太液午,月朗未央夕。
鞘鸣庆云拥,莺歇清漏滴。
后皇不爱宝,累若咸率职。
大父与叔父,竹帛映翰墨。
籍甚先府君,八郡收殊迹。
一门萃忠孝,三世遗清白。
蹇予晚交好,尽负崖谷僻。
迹忝王君公,梦远刘玄德
依依尚方剑,恋恋陶侃
时当天心回,瓶酒思对沥。
冯唐元晚遇,贾谊曾前席。
熙阳释冱寒,梅柳各有色。
愿言副深期,再举扶摇翼。
讷斋诗题史四廷南园新居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五十九
讷斋先生好园居,前庭一池长种鱼。
垂幔或临右军墨,满床尽叠张华书。
庐蜗车蠋苦未展,更辟南园重修剪。
泥水空缠邺下垣,丘樊自卫山中膳。
当阶红药映虚牖,桂树团团拂清昼。
径外争看求仲来,墙东谁是君公后。
君今弟子喜更彊,公超成市非虚扬。
绛纱前后郁相望,悠然丝竹弹深堂。
堂中顾盻总芬洁,别榜一轩名煮雪。
童子饥然土锉寒,袁安醉抱冰壶裂。
南山敝庐空自怜,陆居非屋水非船。
难寻西瀼浣花去,仅留北干风前。
从君愿续小园赋,兼赋园中之树。
他日能同汗漫游,应记南园读书处。
次和纕蘅北戴河见寄兼呈逸塘前溪 清末至民国 · 黄浚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涨海犹馀一角春,青天为幕浪为茵。
拍浮剧羡潜虚丈,莫逆知多洗耳人。
避世君公终契阔析津访逸塘不遇。),寄诗渊颖出清新前溪新寄和诗作。)
何时得适谆芒壑,千万吾宁吝买邻。
再至三十里堡三绝句兼示王叔鲁 其三 己巳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老厌空花戒炫名,稍知秋实胜春荣。
君公避世还哀我,让畔分泉约耦耕叔鲁园与余邻。)
五君咏(余寄居大连,忽焉二稔。偶览班、范二史,丧乱之际,渡辽避难者,都有五人。慨念孤踪,追怀往哲,辄次其行谊,为五君咏云。) 其一 逄子庆己巳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押尤韵
掷楯弃亭长,受学通春秋。
哀哉莽杀子,决去不可留。
三纲亦已绝,辽海差可浮。
戴盆市中哭,新室谁敢收。
时平隐琅琊,不炫严濑裘。
言寻王君公,墙东方侩牛。
翟汝文资政殿大学士薛昂尚书左丞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八○、《毗陵集》卷二
立后王君公之职,维以乂民;
须股肱心膂之臣,共为同体。
不有君子,孰成厥功?
眷我旧人,乃心王室,俾复预政,罔有间言。
具官某为老成人,以儒术用。
柔亦不茹,秉大雅之明;
和而不流,蹈中庸之德。
乃者释位丞辖,宣劳辅藩,思闻嘉猷,复畀旧物。
皋陶不仁者远,国其庶几;
乐正好善则优,人有所恃。
尔其谨守国是,克协典常,使六官群卿,并序厥位,四方庶俗,永底于成。
尔亦休哉!
吏部各择寮属疏 初唐 · 魏元同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八
臣闻制器者必择匠以材。
为国者必求贤以𦲷官。
匠之不良。
无以成其工。
官之非贤。
无以致其理。
君者所以牧人也。
臣者所以佐君也。
君不养人。
失君道矣。
臣不辅君。
失臣任矣。
任人者。
诚国家之基本。
百姓之安危也。
方今人不加富。
盗贼不衰。
讼狱未清。
礼义犹阙者何也。
下吏不称职。
庶官非其才也。
官之不得其材者。
取人之道有所未尽也。
臣又闻傅说曰。
明王奉若天道。
建邦设都。
树后王君公
承以大夫师长
不惟逸豫。
惟以理人。
昔之都国。
今之州县。
土有常君。
人有定主。
自求臣佐。
各选英贤。
其大臣乃命于王朝。
自秦并天下。
罢侯置守。
汉氏因之。
有沿有革。
诸侯得自置吏四百石以下。
其傅相大官
则汉为置之。
州郡掾吏督邮从事
悉任之于牧守。
爰自魏晋
始归吏部
递相祖袭。
以迄于今。
用刀笔以量才。
簿书而察行。
命官之弊。
其来日久。
盖君子重因循而惮改作。
其有不得已者。
亦当运独见之明。
定卓然之议。
如今选司所行者。
非上皇之令典。
乃近代之权道
所宜迁革。
实为至要。
何以言之。
夫尺寸之量。
所及者盖短。
钟庾之器。
所积者宁多。
非其所及。
焉能度之。
非其所受。
何以容之。
况天下之大。
士人之众。
而可委之数人之手乎。
假使平如权衡。
明如水镜。
力有所极。
照有所穷。
铨综既多。
紊失斯广。
又以比居此任。
时有非人
岂直愧彼清通。
昧于甄察
亦将竭其庸妄。
糅彼棼丝。
情故既行。
何所不至。
赃私一启。
以及万端。
至乃为人择官。
为身择利。
顾亲疏而下笔。
看势要以措情。
悠悠风尘。
此焉奔竞。
扰扰宦游。
同乎市井。
加以厚貌深衷。
险如溪壑。
择言观行。
犹惧不周。
今使百行九能。
折之于一面。
具寮庶品。
专断于一司。
不亦难矣。
且魏人应运。
所据者乃三分。
晋氏播迁。
所临者非一统。
逮乎齐宋。
以及周隋。
战争之日多。
安泰之时少。
瓜分瓦裂。
各在一方。
隋氏平陈。
十馀年耳。
接以兵祸。
继以饥馑。
既德业之不逮。
或时事所未遑。
非谓是今而非古也。
武德贞观
与今亦异。
皇运之初。
庶事草创。
岂惟日不暇给。
亦乃人物尚稀。
天祚大圣。
享国永年。
比屋可封。
异人间出。
咸以为有道耻贱。
得时无怠。
诸色入流。
岁以千计。
偫司列位。
无复新加。
官有常员。
人无定限。
选集之始。
雾积云屯。
擢叙于终。
十不收一。
淄渑混杂。
玉石难分。
用舍去留。
得失相半。
抚即事之为弊。
知及后之滋甚。
夫夏殷以前。
制度多阙。
周监二代。
焕乎可观。
盖诸侯之臣。
不皆命于天子。
王朝庶官。
亦不专于一职。
周穆王伯囧为太仆正
命之曰。
慎乃僚。
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
其惟吉士
此则令其自择下吏之文也。
仆正
中大夫耳。
尚以僚属委之。
三公九卿
亦必然矣。
周礼。
太宰内使。
并掌爵禄废置。
司徒司马
别掌兴贤诏事。
当时分任于偫司。
而统之以数职。
各自求其小者。
而王命其大者焉。
夫委命责成。
君之体也。
所委者当。
所用者精。
故能得济济之多士。
盛芃芃之棫朴。
裴子野有言曰。
官人之难。
正言之尚矣。
居家观其孝友。
乡党服其诚信。
出入观其志义。
忧难取其智谋。
烦之以事以观其能。
临之以利以察其廉。
周礼始于学校。
论之州里。
告诸六事
而后贡之王庭。
其在汉家。
尚犹然矣。
州郡积其功能。
然后为五府所辟。
五府举其掾属而升于朝。
三公参得除署尚书奏之天子。
一人之身。
所关者众。
一士之进。
所课也详。
故能官得其人。
鲜有败事。
魏晋反是。
所失宏多。
子野所论。
盖区区之宋朝耳。
犹谓不胜其弊。
而况于当今乎。
又夫从政莅官。
不可以无学。
故书曰。
学古入官。
议事以制。
传曰。
我闻学以从政
不闻以政入学。
故贵戚子弟。
例早取官。
或龆龀之年。
已腰银艾。
或童丱之岁。
已袭朱紫。
宏文崇贤之生。
林期门之类。
课试既浅。
艺能亦薄。
而门阀有素。
资望自高。
夫象贤继父。
古之道也。
所谓冑子。
必裁诸学。
修六礼以节其性。
明七教以兴其德。
齐八政以防其淫。
举上贤以崇其德。
不肖以黜其恶。
少则受业。
长而出仕。
并由德进。
必以才升。
然后可以利用宾王
移家事国。
少仕则废学。
轻试则无才。
于此一流。
良足惜也。
又勋官三卫流外之徒。
不待州县之举。
直取之于书判。
恐非先德而后言才之义也。
臣又以为国之用人。
有似人之用财。
贫者厌糟糠。
思短褐。
富者馀粱肉。
衣轻裘。
然则当衰弊乏贤之时。
则可磨策朽钝而乘驭之。
在太平多士之日。
亦宜妙选髦俊而任使之。
诗云。
翘翘错薪。
言刈其楚。
楚荆也。
在薪之翘翘者。
方之用才。
礼亦当尔。
选人幸多。
尤宜练。
臣窃见制书。
每令三品五品荐士。
下至九品
亦令举人
此圣朝侧席旁求之意也。
但以褒贬不甚明。
得失无大隔。
故人上不忧黜责。
下不尽搜扬。
苟以应命。
莫慎所举。
且惟贤知贤。
圣人笃论。
伊皋既举。
不仁咸远。
复患阶秩虽同。
人才异等。
身且滥进。
鉴岂知人。
今欲务得实才。
兼宜择其举主。
清流以源洁。
影端由表正。
不详举主之行能。
而责举人之庸滥。
不可得已。
汉书云。
张耳陈馀宾客厮役。
皆天下俊杰。
彼之蕞尔。
犹能若斯。
况以神皇之圣明。
国家之德业。
而不建长久之策。
为无穷之基。
尽得贤取士之术。
而但顾望魏晋之遗风。
留意隋之末事。
臣窃惑之。
伏愿稍回圣虑。
特采刍言。
略依汉之规。
以分吏部之选。
即望所用精详。
鲜有差失。
对耽书穿床判(孔安家贫耽书一坐数载不移故穿床邑宰以为惰农遂蒙笞责廉使谓高贤附状) 初唐 · 崔融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
孔安家承阙里。训习淹中。
黄叔度之平生。朱买臣之故事。
康成进德。斯览卷于八千。
士安行道。愿加年于数百。
邑宰职当训俗。务在化人。
管幼安之藜床。莫钦高义。
王君公之板榻。靡尚真规。
缧绁冶长。昔闻其事。
鞭挞宁越。今见其人。
徒有望于劝农。终致惭于励学。
廉使亲承圣旨。肃事澄清。
一字之褒。人知激节。
片言之贬。士识愧心。
附状称不□优贤据理自□惭德更□文过怀刑。须事言提。
对词标文苑科策 唐 · 房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六
问。
朕闻北辰端扆。
伫众彦以经邦。
南面居尊。
俟偫材而伟俗。
是知九官分职。
薰风之咏载敷。
元匡朝。
就日之规方远。
历选列辟。
遐考前修。
并建明扬之躅。
式广旁求之义。
故康衢扣角。
授相越于齐班。
海上牧羊。
封侯超于汉秩。
洎乎淳风陵替。
雅道湮沈。
仕必因基。
官非材进。
官虽备职。
位匪得人。
遂使七辅之材。
销声于岩穴。
六佐之彦。
晦迹于丘园。
寤寐以之。
载劳虚伫。
今欲革因循之弊。
蹑稽古之踪。
此志虽勤。
其途未遂。
为是旌贲爽于前代。
英杰寡于今晨。
伫尔昌言。
朕将亲览。
对。
惟德动天。
文云开其五色。
惟贤济俗。
大运符其半千。
是知广厦将崇。
必伫偫材之用。
巨川方济。
良资舟楫之功。
俾作股肱。
方之羽翼。
自风姜御辩之始。
树以后王君公
云鸟分司之初。
承以大夫师长
莫不投竿入相。
舍筑称师。
五臣光就日之朝。
八凯翊薰风之代。
阴阳由其燮理。
百姓用以平康
善俗必藉于贤臣。
辅国或伫于良佐
国家旁求俊乂
束帛之礼荐陈。
物色异人。
丘园之彦咸萃。
登坛对楚。
连城之宝不足称。
置馆求燕。
照乘之珍无以贵。
多士迈隆周之日。
得人光炎汉之朝。
犹以为官匪材升。
仕因基进。
显革因循之弊。
用追稽古之风。
诚愿察彼山苗之词。
求夫纵壑之论。
材或可纪。
超升于槐棘之班。
德或可褒。
擢任于公卿之位。
开其上赏之路。
颂以中和之诗。
淳于瞢之进贤
一朝而见七士。
许子将之举德。
少选而收二俊。
自然词人阔步。
才子长鸣。
公理息昌言之篇。
节信罢潜夫之作。
谨对。
紫霄山行记 南宋 · 钱时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七、《蜀阜存稿》卷三
富阳县东去五里所,舟著南岸,日且至。
遥山浅霭,盎盎如李花
时余领许正甫、侄子樵行沙上,曲折入阡陌十馀里曰望仙。
繇望仙入山中,又数里,得老子之宫二。
非有幽岩邃谷,瑰伟绝特之胜可登览,两山相包束,荒墟聚落耳。
绍兴初一女子孙姓结草山下,已而里中稍稍葺庵居之。
杨和王方以勋旧奉朝请,謦欬指顾,朝野轻重。
一旦为作道院,事遂响播,流入宫禁。
蒙三朝殊赉,规模用大拓侈,锡名紫霄。
女冠百人,没入而未度者百人,仆厮及其他杂役百人不止。
岁入饶衍,无有艺极。
庆元间,其徒请主岳祠于外,辄并缘权贵,侈僭异宫,而思孝院之名复用角立,亦有女冠三十辈。
呜呼,何其盛哉!
余尝谓事无巨细,无邪正,未有不得所依乘以克济者。
异端之教,大抵善幻,以诳丐为业,非真能祸福吾民,而后簧鼓于天下,惟得所依乘。
又有力足以扇其声焰,张其气魄,是故一倡而群和之。
伊、傅乐尧、舜之道,以终其身,不逢其会,老死耕筑,谁知之者?
柳下惠于鲁而臧文仲孔子于齐而晏婴,固自有天命也。
何物女子,而所遭则然哉?
虽然,幽閟为女宫刑,先王制法,下死囚一等,所以重人道而不忍绝其后世。
今数十百女为聚,且倍蓰焉,而幽秘之,吾不知其何以为也?
自昔介士如鲁男子者几人,愚夫愚妇,幽宫隐巷,怨旷杂揉,溷溷相朝暮。
又其室不足以容,星散篱裂,内外统纪不相及,吾不知其终何以为也。
老氏,周柱下史,号知礼
虽学书,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传心之要旨,经世之大法也。
父子以此亲,君臣以此义,夫妇以此别,长幼以此序,朋友以此信,耕稼织纴以为养,冠昏丧祭以为礼,后王君公大夫师长以为治。
所以建皇极者此也,所以立民命者此也,所以位天地育万物者此也。
此道不明,诸子百家争驾其上,以瞀天下,而后为杨、墨,为仪、秦,为申、商、韩非,生民涂炭,糜灭几尽。
西刘草昧,又无真儒相料理,独张子房持黄老言,为风俗倡。
其后浸淫,根固波漫,而天竺法遂缘入之。
下逮魏晋,夷狄乱华,卒成天地磔裂之祸。
无他,学不本于经,世不由吾圣人之道故也。
不由吾圣人之道者,不明吾圣人之书也,是将焉取乎?
虽然,圣人之书,先得我心之所同然。
非徒书也,不反求之,期于自得,而徒支离传注之窟宅,沉溺文义之渊薮,则又非吾之所闻。
定夫归蹑云峤,即书堂主人而请益焉,倘谓愚言为可。
慈湖学子钱时敬书。
寿大中丞总督尚书戴公(四言) 明末清初 · 欧必元
四言诗
于穆我祖,万邦作乂。
绍夏辟夷,功高列帝。
受命于天,不忝厥位。
威播德翔,弥久弥长。
奕世载繁,笃生我皇。
日月如照,君临万邦。
万邦伊何,溢南暨北。
西被流沙,东渐海泽。
王君公,布列庶职。
南来作镇,御史中丞
建牙开幕,戎服是膺。
山川鬼神,以莫不宁。
备厥百善,蔚以虎变。
玄泽旁流,仁风潜扇。
绥静宅心,方隅回面。
大火既流,湛以三秋。
甘露泱泱,白云载讴。
天锡难老,为国谟谋。
何以比之,仲山吉甫
何以颂之,允文允武。
何以祝之,荣垂万古。
王酉山之闽 明末清初 · 宋琬
 出处:安雅堂诗
故人昔作恒州宰,解组归来今十载。
墙东避世王君公,短笠长竿傍沧海。
讵意柴桑卧未坚,一官迁谪向闽天。
闽天一去万馀里,男儿心事剧可怜。
乡国豺狼兼蜥蜴,竖毛砺爪相敦迫。
拚将果树付樵青,强理须眉甘镊白。
嗟余磬折风尘里,浮沉堪笑车生耳。
各有深愁言不了,况复形容俱老矣。
君之诸孙是我甥,大儿白皙能聪明。
来时绕膝问其姨,归日挽须解送行。
劝尔携家愁薄糈,团圞差足忘羁旅。
饔飧且饱荔枝香,儿童应效娵隅语。
闻道螺江征战苦,庚癸频呼泪如雨。
好将心计佐藩宣,莫学君家短主簿
夔州重建州学1225年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四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庐陵李侯镇夔之明年,大修学官成,以书抵某曰:「夔故有学,自淳熙之季帅守某侯某尝撤而新之,仅历三纪,蛊坏弗治。
军器监丁侯黼与转运判官王君观之尝议更葺,且病其门术弗正也,为审端焉。
各捐钱二千万,市材于恭、涪、黔,市于云安、大宁
既赋丈鸠功,会丁侯召去,余实来,乃与王君卒其事。
各增钱千万,始嘉定十六年之六月,讫宝庆元年之五月
礼殿、讲堂、斋馆、门序,次第一新,而云章有阁,从祀有象,先贤有祠,文会有所,直宿有舍。
学故有李氏五桂楼,今复建于东偏,祠六君子其上。
以至庖湢筦库,黝垩陶甓,率视旧加隆。
役成,帅士者修舍菜之礼。
余又念堂曰明伦而无以训迪之也,乃摘六经、《语》、《孟》切于伦理者凡八条,大书深刻而壁寘之。
士谓是役不可无纪也,以惟子也请」。
顾某不佞,何足以与乎此?
虽然,尝闻之,斯民也三代之所与共学者也。
然而古今异俗,则亦有幸不幸焉。
三代建学立师之制,于周为详,今《周官》所述惟大司乐成均之法、师氏王宫之教、乡遂属民读法之节,而他未有考焉。
参之诸书,则自二十五家之闾为塾,以里居之有道德者为左右师,所以合国人弟子,导以幼学之节而养其良知之本。
由是升之党庠,升之术序,升之国学。
不特王公大夫士之子也,乡之俊选莫不咸在;
不特小乐正教以威仪也,大乐正迪之以义理;
不特齿及宾介也,郊人之疏贱亦取爵于堂上之尊以相旅;
不特三岁而案比也,中年而校其进否;
不特六乡兴贤也,自遂以降至三等之国亦如乡制。
盖曰天之生斯民也,仁义礼智之性、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伦,民所同有也,而行之不著,习矣不察,是故立之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建之学校庠序,则所以为之耳目,导其所向,使充是四端,行诸五典,有亲、有义、有别、有序、有信,而无不尽其分焉。
是先觉先知者之责至重而不轻也。
又虑其笃近而遗远、详贵而略贱也,则联以井牧,书以比闾,合以射乡,考以节授,盈天地间无尺地一民不相属焉。
夫然,故民生其时,出入有教,动息有养,所谓人有士君子之行者,非虚语也。
自上失其道,莫知所以君之师之,上以权谋利禄为操世之具,下以揣摩迎合为取宠之资,于是小有才者捷出,居近利者速化。
至科目之设,则士自童习已有计功求获之志,而俗日以卑。
其间岂无不待文王而兴者,然不能皆尔,而况小有才则溺愈深,居近利则坏愈速,记览而谓之学,词采而谓之文,虚无而谓之道,袭讹承陋,不自觉知,甚者则有口谈儒术,心是异端者焉。
夫后王君公大夫师长、学校庠序,本所以为时人之耳目,使知有广居可居,正位可位,大道可行也。
而千百年间,为之耳目者反有以误其所向,俾之旷安宅,舍正路,倒行逆施,伥伥然无所归。
盖至于本朝之盛,诸儒迭出,正学中兴,然后士识所趋,知有人己义利之辨。
然而二百年间,笃信而力行者犹可枚数,则以染濡既久,自奋维艰。
呜呼,生于三代者,果何其甚幸邪!
周始于后稷商终于杞宋,皆二千馀年有国,圣贤后先,治化休盛,明伦立本,其效固若是。
而秦、汉以下,乱浮于治,士鲜常心,则为人耳目者亦尝思其故乎?
夔地虽陋而接壤二蜀,蜀之学者自先汉之初巳能方驾齐鲁,故史谓巴蜀好文雅。
今夔之诸郡则巴之故壤也,重以孔明、子美之所熏渍,质实而近本。
况今幸生诸儒之后,理义精明,乃牧乃监又相与为之耳目以导之使趋,然则如前所谓揣摩迎合、为利禄计者,士既知所耻矣,则反其性之所自有,尽其分之所得为,士亦知所勉哉!
谨以是复于侯而识诸牲石。
侯名鼎,尝为宗正丞驾部郎官,今以直敷文阁镇夔,苟可以崇化善俗者无不为也。
三叠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文字无穷才有穷,可能纤艳敌浑雄。
蚤知大将坛场峻,晚作邻翁保社同。
臣向雠书曾殿北(自注:本传:石渠在未央殿北。)君公避世且墙东(自注:后汉避世墙东王君公。)
男儿遇合由时命,岂必诗名满六宫。
和族兄计院二首 其一 1260年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莆田
□□虽存阙北王,君公已隐墙东□。
□□□□□□□,□下首阳谁拙工。
兄健享年过寿□,□□□□□□蓬。
客嘲宾戏都休管,双耳新来渐□□。